5月20日是表白日
也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今年的主题
“ 母乳喂养,给宝宝更多的保护 ”
生下宝宝的那一刻
即欢喜又惆怅
惊喜是因为第一次做妈妈
惆怅是因为自己没经验
不用担心
今天我们将从第一步
母乳喂养开始
关于母乳喂养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
宝宝的大脑发育在婴儿期是最快的,短短一年内,宝宝的脑容量就可以达到成年人脑容量的 60% 左右。母乳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一种叫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脂肪,对脑组织的发育、成长和维持正常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母乳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具有优化认知功能和视觉作用。研究发现,与相同胎龄和出生体重,喂食配方奶的早产儿相比,喂食母乳的早产儿在 18个月到八岁的时间段内有较好的发育。
母乳是非常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其中含有的乳糖、乳清蛋白,可以形成易消化、不刺激肠道的软凝乳。而牛奶中主要是酪蛋白,形成的是胶状、不易吸收的酪蛋白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肠道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母乳为疾病提供不同种类的防御机制,包括抵抗特定病原体而分泌的抗体、乳铁蛋白等,乳铁蛋白不仅是宝宝吸收铁的来源,同时还能提供抗菌和抗病毒保护。
对于宝宝来说,能从母乳中摄取到足够的养分,获得免疫因子,使宝宝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易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并可降低腹泻和肺炎的发生率。
母乳喂养有助于建立起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感情联系,宝宝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抚,这对宝宝的心理、语言和智能的发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出生至6个月内,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概率低于母乳代用品喂养的2.5倍。初乳含有许多白细胞和抗体,能抑制或杀死细菌和病毒,含有生长素促使小儿的肠道发育、成熟,还能防止过敏反应,因此,越早开始哺乳对宝宝的成长越好。
哺乳时,每侧乳房分泌的乳汁分前奶和后奶。前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糖;后奶含有丰富而高热量的脂肪,可提供给婴儿较多的能量,所以尽可能让婴儿吃到后奶,才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营养。喂奶时间不宜过短,建议每次母乳喂养 30-40 分钟。
喂饱了的孩子24小时内至少排尿6次,大便一天2-4次,体重一周可长 125-210克 ,奶足的妈妈在喂奶前感到乳房丰满、胀,喂奶后乳房柔软,喂奶时有下奶感。
宝宝想吃奶时,其实会有一些表现暗示给妈妈的:1.小嘴来回觅食;2.小嘴有吸吮动作;3.哭闹常是很饿的表现;4.孩子睡觉超过3小时要叫醒喂奶。
母乳喂养建议按需哺乳即可,晚上也建议哺乳,喂哺频次建议每天 8-10 次。
不需要消毒,乳头忌用肥皂或酒精擦洗,夏天多汗可用清水清洁一下,太过干净的环境并不利于孩子自身免疫力的建立。哺乳后可挤一些乳汁涂到乳头乳晕上,保护乳头皮肤。
1.让宝宝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宝宝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婴儿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躺着时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在30分钟后用勺子先一点点地给孩子喂些白开水(温度42℃左右)。
4.吐奶后,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宝宝精神恢复过来,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宝宝喂些奶。
直立抱在肩上:不论是站还是坐,妈妈都要将宝宝尽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体的力量将宝宝轻轻扣住,再以手掌轻拍在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端坐在大腿上:妈妈坐着,让宝宝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撑在宝宝的头、下颚及家浜之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侧趴在大腿上:妈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妈以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交叉式: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
侧躺式: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
摇篮式: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环抱式:让宝宝躺在一张较宽的椅子或者沙发上,将他置于你的手臂下,头部靠近你的胸部,用你的手指支撑着他的头部和肩膀。
一:碰碰宝宝嘴唇,让嘴张开。
二:嘴张开后,将宝宝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头和乳晕上,宝宝的腹部正对自己的腹部。
三:如果宝宝吃奶位置正确,其鼻子和面颊应该接触乳房。
四:待宝宝开始用力吮吸后,应将宝宝的小嘴轻轻往外拉约5mm,目的是将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顺利哺乳。
专家介绍
马冬惠
珠海禅诚医院副院长、珠海禅诚医院妇产科主任、珠海医师协会妇科专业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
曾任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高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珠海市医师协会妇科专业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 、珠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珠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副教授。
多次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科技成果奖。《水分离直肠引导下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获得珠海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胎儿血氧饱和度测定》《导乐式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胎儿脐血流检测研究》等科研项目获得青海省卫生厅科研成果奖及省内国内先进级。在《中医学报》《白求恩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操作证书。
开创医院妇科内窥镜手术发展的新时期,给千余名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子宫内膜电切治疗功血;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盆底疾病障碍的诊治。创新开展各类阴式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复杂子宫切除术、各类卵巢良恶性肿瘤手术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在围产保健、胎儿监护、产科并发症、妇科重大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