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一定要重视意外伤害。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 90 万左右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是世界各国 0~14 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
而国内每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是 7~20 万。就北京市而言,平均每天有 139 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每个有孩子的家长都想成为守护天使,保护孩子不受一点点伤害。但是,宝宝们精力旺盛、好奇心超强、又没有危险意识,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受到伤害。
孩子误服药物、毒物怎么办?
对于 6 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分不清楚药品、毒物,比较容易误食,导致药物过量或者中毒。
如果孩子误服了药物,状态还挺好,那问题可能不大。带孩子到医院,拿上药盒或说明书,医生会根据孩子摄入药品剂量,决定是等孩子自己代谢掉药物还是采取相应措施。
但是如果误服过多的药品或者吞下毒物(84 消毒液、碱液、农药等),孩子可能会:
呼吸有异味
流很多口水
恶心、呕吐
更严重的,孩子可能会:
意识不清或谵妄、嗜睡
咽喉有灼烧感
呼吸困难、抽搐
那就需要立即去医院治疗!家长还要做以下工作:
1. 把孩子嘴里残留的毒物抠出来。如果是液体的,不容易抠,就别抠;
2. 不要给孩子催吐。因为如果是强酸或者强碱性的毒物,催吐过程会再次损伤孩子的食道、咽喉,而这两个地方的损伤难以修复,不如就让毒物待在胃里;
3. 如果孩子衣服上、鞋上也沾染毒物了,把衣服、鞋子脱掉,避免从皮肤再次摄入毒物。如果皮肤上有灼伤,立即使用清水冲洗 15 分钟;
4. 把孩子误食的药品或者毒物的瓶子、说明书、残留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去。
注意
1.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要点就是把家里的药品、消毒剂等,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锁好!
2. 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剂型和用量。不要把 1 ml 看成 1 mg,不要把 5 滴看成 5 ml,这样可能会有十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
3. 给孩子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明确使用方式。不要把外涂的药物给孩子口服,更不要直接给孩子吃泡腾片,得泡水后喝,避免孩子窒息。
孩子溺水怎么办?
溺水是婴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并且,最常发生在家里的澡盆里,而非大家认为的河里、海里。
为什么婴儿在家里更容易溺水,尤其是洗澡时?
因为给婴儿洗澡时,小婴儿活动能力差,面部浸入水后,没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避开。而面部浸入 5 cm 深的水后 2 分钟就会窒息,10 分钟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
所以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时,家长不要觉得出去拿个快递、接个电话的时间不会出任何事。就是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一点疏忽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
但如果孩子真的溺水,千万不要控水或倒挂孩子,也不要背着孩子跑。
这些做法除了损伤孩子外,一点好处都没有。
孩子溺水窒息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身体的自身保护作用,水不会进入肺里,多进入胃里。这时控水最多能把胃内容物控出来,但对恢复孩子呼吸、心跳没有帮助。
如果溺水时间长,水会进入肺内,长期缺氧会导致肺水肿。但这时控水,也控不出肺里的水,还是一点帮助都没有。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根据孩子的反应,呼吸,心跳,可以选择摆好孩子体位观察,或者进行心肺复苏。
那就需要立即去医院治疗!家长还要做以下工作:
1. 把孩子嘴里残留的毒物抠出来。如果是液体的,不容易抠,就别抠;
2. 不要给孩子催吐。因为如果是强酸或者强碱性的毒物,催吐过程会再次损伤孩子的食道、咽喉,而这两个地方的损伤难以修复,不如就让毒物待在胃里;
3. 如果孩子衣服上、鞋上也沾染毒物了,把衣服、鞋子脱掉,避免从皮肤再次摄入毒物。如果皮肤上有灼伤,立即使用清水冲洗 15 分钟;
4. 把孩子误食的药品或者毒物的瓶子、说明书、残留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去。
注意
1.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要点就是把家里的药品、消毒剂等,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锁好!
2. 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剂型和用量。不要把 1 ml 看成 1 mg,不要把 5 滴看成 5 ml,这样可能会有十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
3. 给孩子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明确使用方式。不要把外涂的药物给孩子口服,更不要直接给孩子吃泡腾片,得泡水后喝,避免孩子窒息。
孩子溺水怎么办?
溺水是婴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并且,最常发生在家里的澡盆里,而非大家认为的河里、海里。
为什么婴儿在家里更容易溺水,尤其是洗澡时?
因为给婴儿洗澡时,小婴儿活动能力差,面部浸入水后,没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避开。而面部浸入 5 cm 深的水后 2 分钟就会窒息,10 分钟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