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时·养生 /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气,调节人体之经脉,中国古代的历法,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
立春·迎春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就是春天开始了。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春天的到来。《礼记》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立春有很多民俗活动,如“贴春花”“吃春卷”“吃春饼”“戴春鸡”等。
立春精神调摄
立春养生,养肝为主。养肝切忌“怒”。
立春时应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三分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以使肝气顺达,肝气正常生发。
拥有健康的心态,豁达开阔的心胸,与人交往时保持愉快平和的心境,不仅在春季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注意,对于养生保健大有裨益。
立春需要做这些
1、早睡早起宜养肝 每天梳头百余下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我们应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起,适当延长入睡时间,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头部为人体的最高部位,更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地。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春季为发陈之际,自然阳气萌动升发,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舒展生发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故春天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2、食要少酸多辛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宜少吃酸收之味。伊尹《汤液经》云:酸泻肝,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辛补肝,可选择食用一些应季的辛温发散的小葱、香菜、韭菜、虾仁等。
3、防止旧病复发 不要过早减衣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天的多发病如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哮喘、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病情易波动,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养生防病的名谚。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立春时节常做三个动作
1、搓手:提神醒脑
三阴三阳经均在手部循行,没事儿搓搓手心、手背,按按指腹、指尖,可以调养心肺。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在搓手背时,手心对对侧手背,上下搓动。
2、晒背:补充阳气
后背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循行之所,在一天中阳光最充足的时间,一般是11∶00-13∶00,可以经常晒晒后背,有利于充养人体阳气。
3、泡脚:活血通络
泡脚和按摩脚部是春天很好的保健方式。足底既有足三阴三阳经的循行,更是密集全身脏腑反射区。春天用温水泡泡脚,可以温通全身气血,保健康。
立春品三菜
1、香椿:开胃降火
民间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说法。从中医角度讲,香椿有开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对多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2、荠菜:清热解毒
荠菜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这一点是大多数蔬菜不具备的优点。另外,荠菜还可以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春天多吃点,能有效预防上火。
3、菠菜:养血润燥
菠菜不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质的极佳来源。菠菜还能养血润燥,因而可防治便秘,同时常吃菠菜对大脑有好处。
立春重点防这3种病
1、高血压
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因此,患有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时,除了要反复监测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2、消化道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易在春天发作,引发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春天对脾胃要进行全面调养。
3、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同时春季也是肝病治疗的最好时节。肝木逢春,肝木之气偏旺,这个时候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春养生小结
宜舒畅心情,确立目标与志向。
宜开窗通风,防寒保暖。
宜晚睡早起,舒展身体,梳头百下。
宜食香菜、葱、豆豉等辛味食材,饮春茶,食春卷。
受寒感冒、胃部不适者,可饮姜糖苏叶茶,食葱白粥。
不宜压抑情绪或暴怒,不宜过早减衣,不宜多服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