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是不是所有病都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
Part.1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
夏季阳气上升,人体经络通达,寒邪内伏不发,选择这个时机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一方面有强壮补阳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起到标本兼治、防病保健的作用。
Part.2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顾名思义,「冬病夏治」主要针对的当然是「冬病」啦!
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这类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复发作,二是冬重夏轻。
临床上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除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其他因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病的疾患也适合冬病夏治,比如说: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腹泻、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脾胃虚寒性疾病。
各类痛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腿冷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虚寒性的疾病。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如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疲劳、体虚易感以及免疫力低下等。
Part.3
冬病为什么可以夏治?
冬病夏治的中医原理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为「攻邪学说」,夏日阳旺,为驱赶体内寒邪的绝佳时期。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午未三时,以日而言正值日中,以年而言,正是夏季。
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寒者热之」,用热驱寒正符合中医之治则。
二为「储阳学说」,春夏为阳,是储蓄体内阳气的佳期。
正如《内经》里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由于天人相应之故,人受自然界阳气的感应,加之适当的中医调理,能使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
Part.4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艾灸
以艾叶为原料,制成艾绒、艾柱或艾条等,放置体表的腧穴或患处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以艾火的纯阳,唤醒身体的正气,可以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艾灸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简便易学,在家就能操作,十分适合家庭保健。
2、贴敷
穴位敷贴又称天灸疗法,是中草药制成丸、散、膏、贴等不同剂型,直接敷贴于相应的穴位或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贴敷会刺激局部皮肤,每个人的皮肤敏感度不一样,贴敷后皮肤局部可能会出现瘙痒难忍、灼热、疼痛等情况,且处理不当还容易发生感染。
3、拔罐
拔罐法又名吸筒疗法,它是以杯罐做工具,作用于经络穴位之上,能够使腠理开泻,使病邪或一些病理产物被吸附出来,起到疏通人体气血经络的作用。
但是,拔罐前首先要确定患者的体质,如果体质过于虚弱,就可能使虚者更虚。因为拔罐的过程是会「耗气」的,如果体质太虚,可能会适得其反。
4、药膳
对于虚寒体质的冬病患者而言,可适当选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如高丽参、人参、熟地、当归、阿胶、枸杞等,和鸡、鸭或羊肉一起炖煮,能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
不过,一旦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过量,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反而不利于健康。因此在进补时应注意健运脾胃,避免消化不良、滋补过度。
Part.5
冬病夏治期间的注意事项
1、饮食有所节制,不吃冰冻食品,不吃海鲜等过敏、易发性食物,同时减少肥腻、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效果。
2、注意保暖,贴敷、艾灸、拔罐之后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治疗部位,也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遭受寒邪。
3、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