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规吗?
做了血常规就能确定是什么病?
孩子血常规报告常见项目解析!
有了这篇文章,
宝宝的报告单自己也能看懂!
01
宝宝生病必须验血常规吗?
血常规检验属于辅助诊断,不是孩子一生病就必做的检查。验血在感冒或流感初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结果对治疗没有帮助,因为感冒、流感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没用,即使白细胞偏高。
但如果患儿发烧过个 4-5 天没有退下去,或者精神或呼吸愈来愈差,那时候再验血才有意义。如果白细胞很高,那要考虑有没有肺炎等并发症。如果不高,有时可以再观察一两天。
02
做了血常规就能确定是什么病吗?
血常规检验不是定性诊断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才有意义,血常规和CRP不是唯一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还需要结合宝宝当时的病情,很多应激都可以造成白细胞和CRP的升高,的确容易和细菌感染混淆。明确病因是重点。
03
血常规报告单中常见项目解析
A:血红蛋白测定(Hb),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低于正常值则表示宝宝贫血。
B:C-反应蛋白(CRP),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C: 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高,同时淋巴细胞高,并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只有同时中性粒细胞高,才可能考虑细菌感染。简单判断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可以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
D: 血小板计数(PLT),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小板主要反映了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E: 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而淋巴细胞增高,说明有病毒感染。
F: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G: 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
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反映了病毒状况,可以看出疾病发展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