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了,家长的第一反应是“ 吃药 ”。不过,心急的家长们很多时候仅凭经验给宝宝用药,不小心就犯错误了!错误用药不仅不能治好孩子的病,还会伤害孩子身体。许多家长都会踏足儿童用药的误区,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期由我们药房的护士姐姐为大家科普。
01
宝宝不肯吃药,能用果汁、牛奶送服吗
宝宝不愿意喝带有苦味的药物,于是许多妈妈会用果汁、牛奶、糖水给宝宝服药。殊不知果汁、牛奶等送服药物,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或者吸收。
含维生素C的果汁有还原性,含钙、铁的果蔬汁能与药物成分结合生成另一种物质,而牛奶不仅会降低某些抗生素的活性,使铁沉淀,还会影响止泻药的药效。
驱虫药、止泻药等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也不宜和食物混在一起服用的,否则影响药效。虽然不是全部药物都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想用这种方法,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02
给药剂量要准确
某些儿童用药会附带量杯或滴管,服药时一定要遵从说明书或医嘱用量取剂量,并且一种药用1个量杯,或是洗净、擦干后量取,避免上次药物残留而导致误差。
有些量杯刻度不够精细,若医生开的剂量是一次2.5毫升,但量杯上只有2、4、6、8毫升的刻度,建议妈妈准备一个刻度精细的量杯、滴管或是1毫升到5毫升的空针筒(记得拿掉针头),来量出精确的剂量。
03
不要随意滥用成人药。
儿童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婴幼儿更应慎之又慎。如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适于成人应用,若给患儿应用则不易掌握用量,一旦过量,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
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成人用药尚需注意,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用后很易中毒。成人药在儿童身上做的研究很少,无法保证用药安全。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排泄情况也与成人不同,根据成人用药剂量推算儿童剂量是不科学的。
04
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远远多于药品的适应症,药物成分和疗效方面非专业人员是很难看懂的,家长重点要看明白说明书中的禁忌症,主要注意事项,不能与哪些药物合用,哪些疾病禁用或者慎用,还有适应症年龄,有效期、服用方法、保存温度等。
说明书中标注儿童禁用或者慎用的的提示;或是缺少儿童相应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又或是写着“缺乏16岁以下儿童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或者只有简单一句“儿童酌减”,这些情况下家长们一定要遵医嘱,不能擅自给宝宝服用。
05
不要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很多宝爸宝妈认为,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既然是营养品,就可以多多益善,其实此类药应用过多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非处方药规定维生素A每天不能超过 4000-6000 单位,维生D每天不能超过 200-400 单位,大量应用会引起中毒,锌、铁也不能过量应用。
06
用药后要密切观察
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剂量,让用药更趋合理,从而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予必要的增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予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底痊愈。用药后如果出现寒颤、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药,进行相应处理。
宝宝用药有讲究
家长一定要提高孩子用药的安全意识
警惕孩子用药雷区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