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图的植物,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就是我们常见的艾䓍,我们在药房见到的是晒干后的艾草,也叫艾叶,那么关于艾叶的用途您知道吗?
01
艾叶药性辛、苦、温、芳香温散、有小毒;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能祛湿止痒,常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的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
艾叶专入三阴经而直走下焦,能温经脉,暖宫散寒止痛,尤善调经,常用于下焦虚寒,月经不调。
艾叶为妇科安胎之要药,常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艾叶辛香苦燥,局部煎汤外洗有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湿疹、阴痒、疥癣等皮肤瘙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用艾叶熏蒸,对很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的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
需要注意的是,体有实热者不宜多用艾草。此外,妇女孕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腹痛等症状,需确诊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滥用。
02
艾草除了用来入药、“灸”,还能入膳。民间为了治病祛邪,也有三月三吃艾糍粑,五月五门口挂艾叶、洗艾叶药浴的风俗。而阳春四月,正是吃艾的大好时节,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用艾草做的美食。
艾叶煎蛋
“
材料:鲜嫩艾叶50克,土鸡蛋3个,花生油5ml,盐1克,生姜末1克。
做法:艾叶用沸水氽烫后捞出来沥干,切碎,放在碗里,磕入鸡蛋,放入生姜末和盐搅匀。热锅倒油,倒入蛋液摊平,小火煎至微黄,翻转另外一面继续煎至微黄就出锅了。
艾叶糍粑
“
材料:新鲜艾叶、糯米粉,馅(花生、白糖),馅儿里面加一点芝麻会更香哦。
做法:将新鲜的艾叶去梗(只要叶子),洗净,放到已烧开了水的锅中煮15分钟左右(煮软一些可以剁得更碎),捞起,用清水冲洗几次,让它泡两天,把艾叶的苦水去掉。两天之后抓干水,放到砧板上剁碎,越碎越好。准备好糯米粉,把剁碎的艾叶和到糯米粉里面,和到能成团不散就好了。用包棕子那种竹叶,剪成小块,将包好的艾糍粑放在上面。放到锅里隔水蒸10-15分钟,就可以吃了
艾叶母鸡汤
“
材料:新鲜艾叶15克,老母鸡1只。
做法:老母鸡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姜丝,煮至开后再加入艾叶,见艾叶熟即可,用新鲜艾草煲鸡没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浓香。此汤可分2~3次食用,适合妇女月经期服用。
看到这些好看又好吃的艾叶养生美食,有没有一种想亲自动手做一做的冲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