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
很多人都会觉得很烦躁,
那是因为什么呢?
随着夏天的来临,气温越来越高,因为体表温度增高、皮肤汗腺吼张开、大量汗液排出体内,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也,血液因大量失水而加大浓度,心脏供血的负荷加大必须增加心跳次数才能维持血液供应。于是产生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的感觉。
天气燥热,时而闷热,会让人的情绪很压抑,没有地方释放出来,并且身体在外界的高温环境下也十分不适。
夏季白天时间较长,持续增加热度和湿度让人的精神亢奋期变长,从而大脑感觉到更加疲惫,对于情绪管理能力更弱,此时也更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
找到心烦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心烦不是因为夏天,只是给自己找了个心烦的理由。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心烦,只有找到了真正心烦的理由才能解决。
夏天烦躁怎么办
多吃水果补充能量,多吃苹果、葡萄、香蕉、红枣等富含糖分和矿质营养的水果有助于人体迅速从疲劳神昏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保证睡眠质量,在睡前注意放松自己,适当进行冥想训练,有助于平和心绪;白天注意不要过度劳心劳力,注意劳逸结合;按时睡觉,不要熬夜等都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缓解心情烦躁。
补充营养素调理 ,可以在医生当面指导下服用药物谷维素片、维生素b1和安神补脑液慢慢就会好转的。
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运动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人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分泌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让人感到心情愉悦,防止陷入烦躁情绪。
听音乐放松 ,在每天的休息闲暇时间,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欢快的轻音乐来听听,最好的效果是能够轻轻闭上眼睛,随着音乐的旋律带动到相应的意境当中,越是能够陶醉,越是能够彻底放松心情,还自己一个美丽的心情。
改善环境 ,如果夏季感到心烦,不妨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使之窗明几净,室内通透。如果条件允许,在所生活的地方或者工作学习的室内安装上空调,若是没有,也可以开一下空调扇或者风扇,这样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适当让体温调整回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的心情。
夏天怎样预防烦躁
少吃冰凉食物
夏季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就可以降温,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有时高达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五脏六腑可受不了。要消暑又镇定神经,
不妨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或含水量多的水果。不过,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开水。体质属热而虚的人,不妨食用银耳、莲子或百合等凉补,祛热补气。
先“气和”再“心平”
中医养生很注重“气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活动能量,身心获得舒展放松,心自然而然平静下来。
少熬夜,正常作息
经常作息颠倒、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
这段时间,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继续分解工作,能量无法被贮藏,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是肝脏主要工作,长期虐待肝不给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气虚体弱。
运动量别太大
尽量从事温和运动,太激烈的运动造成大量流汗,运动消耗性大,流失大量体液等于流失大量体力,心情也易烦躁不安。
打太极、气功或元极舞都是不错的静心运动。选择和缓的运动,保持呼吸平缓从容不迫,身体内极细微的血管或经络,才有机会得到足够养分。听音乐散步。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急躁。烦躁、心境不佳时可通过散步、听轻快的音乐等方式来舒缓负性情绪。
多喝凉白开,膳食多样化
夏天气温高,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经受到抑制,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意膳食的多样化。一些新鲜的凉拌菜,加些蒜泥、姜末、醋等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吃时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
夏季怎样缓解燥热
晨起喝粥 清热解暑
夏季养生以“清”为主,它能有效的缓解心情烦躁等情况,都说“心静自然凉”。还能防止心火内生。而饮食也是同样的道理,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更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同时还能预防中暑的发生。
要说到清淡饮食非粥不可,李时珍曾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早餐有海带 可解毒
海带是很好的排毒食物,凉拌海带鲜香脆,更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海带表面上有一层略带甜味儿的白色粉末,是极具医疗价值的甘露醇,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疗食物中毒。
清晨食黄瓜 能清热
黄瓜为减肥佳品,也是养生的良药。它气味甘寒,清热利水。
含水量达百分以上,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吃黄瓜可以补充身体水分,苦夏之际,人们多容易出虚汗,身体缺水,此时食用黄瓜是最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