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用来评判肾脏功能的相关检测项目,一般有尿素,肌酐,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尿素与肌酐通常一起用于评估肾脏疾病,在临床意义上往往呈现一种同向性的关系。
例如血尿素容易受饮食影响,过多的蛋白质饮食容易导致血尿素浓度升高,而肌酐的含量并没有跟随发生变化,这种同向性的关系给出的信息是此时尿素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出问题,或者说是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观察一段时间再作结论比较适合。
01
肌酐的升高往往提示着肾脏功能发生障碍。
肌酐是作为肌肉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除体外。但是它却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也就是说如果肾功能出现轻度的下降,这个指标往往是正常的。
只有当我们的肾功能下降1/3到1/2的时候,血肌酐才开始出现升高,也就是说它不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在早期发现肾功能的异常。
如果血肌酐数值达到正常值的高限时,应该提起注意,这时往往肾脏的代偿能力无法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了。除此以外,血肌酐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上,仍然是常用监测指标。
02
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检验技术的提高,有相关的研究指出,胱抑素C作为肾功能检测指标异常检出率高、方法灵敏、结果稳定,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价值的实验诊断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肌酐的不足。
如果血肌酐数值达到正常值的高限时,应该提起注意,这时往往肾脏的代偿能力无法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了。除此以外,血肌酐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上,仍然是常用监测指标。